河南兰考:勇担责任敢于探索 打造可复制推广的黄滩区迁安新模式
12月28日电(吴起龙)“20年前我们就盼着搬迁,如今新家(丁杨社区)建在县城边,有学校、有医院,出门也方便。”70来岁的老党员陈大爷说,我们丁圪垱村(张庄)在黄河滩外,地处偏僻出门要翻过很陡的黄河大堤,一直想搬出去。
“丁杨社区靠近县城,附近医院、学校、产业区齐备,群众搬入后,老有所医、幼有所教,中青年既能进城务工,也能就近上班,真正实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持续可发展、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近日,在被白雪覆盖的施工现场,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委副书记、三义寨乡党委书记陈宣陶对新华网说,眼前这42栋住宅楼已全部封顶,选房搬迁工作也在12月22日(冬至当天)正式启动,接下来我们努力让部分装修快的群众春节时在新居吃上热腾腾的饺子。
兰考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群众参与,集中破解资金、拆建、安居等难题,为河南省乃至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黄河高滩区村庄搬迁安置“兰考模式”,争取走出一条黄河滩区群众搬迁安置、发展致富的新路子。
河南兰考县沿黄高滩区搬迁安置项目(丁杨社区)一角
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探索滩区迁安新模式
河南兰考县地处黄河“九曲十八弯”的最后一道弯,滩区面积大,洪水发生几率高,素有“豆腐腰”之称。据了解,经过几轮搬迁安置后,目前兰考县仍有约1.5万名群众在未达安全标准的滩区居住,既影响生产生活,也制约生态保护。
“面对困扰滩区群众的实际问题,河南省委把黄河滩区搬迁安置作为民生答卷的必答题,摆上突出位置,省市县三级联动、协同推进。”陈宣陶介绍说,按照省委确定的“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分批推进”原则,兰考县积极探索,将三义寨乡距离黄河河道不足30米的丁圪垱、杨圪垱两个行政村(含6个自然村)1278户4694人作为试点,先行启动搬迁安置。
为压紧压实省、市、县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当地还建立“一清单一方案一专班”的推进机制,优化流程、加快项目审批,自然资源部门向上争取用地相关政策支持,住建部门抓好安置区规划建设和工程质量监管,其他部门照单履责、联动推进。实行搬迁安置工作“周调度、月盘点、季报告”,对需上下联动解决的问题,定期梳理、分派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推动各部门同题共答,保证工作落实落地。
针对群众关心,如何把迁建工作从“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的问题,兰考县从长久发展和群众满意的角度出发,按照靠城、靠镇、靠产业园原则,把安置区建在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的主城区,并配套完善老年活动中心、示范性幼儿园、小学、初中、医疗服务点等,全面提升水、电、气、暖、路建设标准,着力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建设宜居家园。
在项目全过程管理方面,兰考县严把建设标准,要求设计单位必须有甲级以上资质、施工单位必须有一级以上资质,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完善“政府监督、中介监理、企业自律、群众参与”四位一体监管体系,建立项目公示牌、工期进度表、幸福家园微信监督群“一牌一表一群”,让群众全程参与工程监管,确保把迁建工程建成“放心工程”。
“事实上,丁杨社区不仅是兰考县为滩区搬迁群众建设的新家,也是河南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之一的兰考县沿黄高质量发展搬迁安置项目。”陈宣陶说,县里一直按照上级调研指示精神,着力探索一条确保黄河安澜、群众安居,可复制、可推广的黄河高滩区搬迁安置新模式。
有责任勇担当 政企多方联手保障群众福祉
据悉,2022年5月,兰考县成立沿黄村庄搬迁指挥部,启动安置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广泛宣传搬迁政策和保障措施;6月初,三义寨乡、兰考县住建局和第三方公司用两周时间完成了两村1278户测量评估工作;同年底,兰考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沿黄村庄搬迁安置补偿实施方案》。
勇于担当、努力奋斗,用实干铸就坚实前路。“兰考县沿黄高滩区搬迁安置项目分为两个地块,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47亩,总建筑面积约21.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约18.1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社区配套设施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项目总户数为1589户。”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兰考项目负责人李广才介绍说。
“我们抢工期、保质量,全力以赴加快施工进度,确保让搬迁群众早日迁入新居。”陈宣陶直言,规划得再好也离不开勤劳的建设者,中铁二十三局冒雨施工、通宵作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区主体工程部分只用7个月左右就基本完成了。
对此,李广才表示,作为一家有责任、有担当的央企,中铁二十三局一直致力于保障人们群众的利益和福祉。此次,能成为兰考沿黄高质量发展搬迁安置项目的建设者,倍感荣幸又深知责任重大。
“为早日实现滩区近1300户群众的安居梦,我们紧紧围绕项目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保安全、抓质量、抢进度,精心施工,确保项目如期高质量交付,争取向兰考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信心满满地说。